揉揉惺松的眼睛,看见娘脸上扑了薄薄的粉,头上抹了头油,穿了七成新的短旗袍,领子上的蝶蝴盘纽袖口上的花边还是崭新的。
“今朝带你去吃小笼馒头。”四奶奶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小心翼翼,嘴都快咬着耀良的耳朵了。耀良马上就爬了起来,跨门槛的时候耀良觉得背后好象有两双眼睛正瞪着自己,耀良心里一慌,脚下被门槛绊了个大跟头,急急地爬起来,拉着四奶奶的后衣襟就出了门。
“早啊。”老板娘招娣笑着迎上来,大脸盘上的油汗珠闪闪发光。四奶奶低头从怀里掏荷包,四奶奶虽然裹过小脚,但她小时候是在上海长大的,她是那种小家碧玉似的女人,那只上面绣了金珠银珠的荷包就是从上海带回来的。招娣很迅速地拿眼睛瞄了一遍四奶奶脸上的水粉、盘髻、旗袍、旗袍下的透明洋袜。“扬州带过来的鹅蛋粉吧。”招娣忍不住要问。但四奶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一笼加蟹小笼崐包。”她说,然后走到小桌旁边去端鲜姜丝,招娣脸上白了一白,马上又堆起笑来:“扬州的粉卖相就是好。”一边手脚伶俐地把几碟其它客人吃剩下的酸醋都倒在了耀良面前的醋盘子里,但她忽略了十岁耀良黑亮亮的眼睛,耀良平静地盯着招娣看,一言不发。
“吃吧吃吧。”四奶奶端了最满的一碟姜丝过来了,看见筷醋都摆好了,冒着崐热气的小笼包也摆在桌子上了,就放心地坐了下来,但是耀良站了起来,把屁股下面的凳子踢了个底朝天,什么也没说当即就走了出去,四奶奶马上跟着跑了出去。招娣急了,跟在后面说:“端都端上来了,要付洋钿的。”四奶奶回转身,眼睛很凶地盯着招娣说:“又没动你的!”招娣就心里虚了,只敢嘴里小声唠唠叨叨:“三角三分洋钿呢。”四奶奶理都不理她,理直气壮地走开了,四奶奶终究没有明白自己倔强的小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只是疑惑地跟在耀良后面,最后带他在馄饨铺吃了碗鸡蛋面,四奶奶安祥地坐在耀良对面,手平放在腿上,看着儿子吃,吃到最后,耀良发现碗底里还有只蛋,耀良眼中含着泪,眼睛看着娘,喉咙间发出一种奇怪的嘟哝声。
后来李师傅就想搬到乡下去住,两个女人告别的时候表现得都很知书答理。介长辰光了,感情总归是有的,四奶奶心里这样想,就把手上戴的梅花玉手镯褪了只下来,送给了李师母,李师母也是难过的,想想以后也没有街逛了,也没有道情听了,搬到死乡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呢,又见四奶奶把沉甸甸的玉镯套到自己手腕上来了,于是狠狠心,把左手戴着的银戒指脱了下来,回送给四奶奶。
四爷以为自己要得那块地,心里就很安份了,但是慢慢地生意不太好做了,房子四周又不断地围上来新建的房屋,到最后真是什么都没有了。
再到后来耀良就不上学了,耀良是很聪明的,他在班上每年都做班主席的,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穷,并非完全家道中落的原因。读一年书得交伍圆钱,能够读到这书也是不易。耀良讨了几回讨不着而且受了委屈就发誓不要读书了。
耀良就去当了几年的兵,最后回来什么都学会了,比如喝酒、抽烟、骂天之类,而且苦荒的海岛激发了清心堂人天生的野性,他的暴燥脾气正一点点地发掘出来。他平心静气地观望着他的战友们不断地写优秀的通讯稿或者积极地辛苦劳动要求上进,耀良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表现一下,比如说吃饭前必须要唱首歌什么的。